“此番拉法基中國裝入華新水泥資產基本集中在中國西南市場,”鄭建輝表示。兩者重組后,將提升西南水泥市場的集中度,可改善當前水泥企業盈利艱難的局面,今后華新水泥可能形成西南市場和湖北市場并重的戰略格局。
與同行豪瑞公司完成總部層面的重組后,國際水泥巨頭拉法基公司開始對中國區水泥資產進行整合。
日前,華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新水泥”,600801.SH)對外公布,公司已與拉法基中國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拉法基中 國”)簽訂《關于拉法基中國轉讓部分在華非上市水泥資產之框架協議》,華新水泥計劃斥資14億元,收購拉法基中國在重慶、云南和海外市場的7家子公司,借 此,已更名為拉法基豪瑞公司的水泥巨頭企業將中國區的部分非上市水泥資產注入華新水泥。
不過,當前這一并購計劃還只是框架協議,雙方的合作也還需以四川雙馬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雙馬”,000935.SZ)股東大會通過決議取消非競爭承諾為前提,四川雙馬為拉法基中國另一國內上市公司。
“此番拉法基中國裝入華新水泥資產基本集中在中國西南市場!8月8日,中國水泥網高級分析師鄭建輝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兩者重組后,將提升西南水泥市場的集中度,可改善當前水泥企業盈利艱難的局面,今后華新水泥可能形成西南市場和湖北市場并重的戰略格局。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擔心,“自2008年四萬億政策出臺后,拉法基中國在行業內競爭力下滑”,另一位行業人士則認為,拉法基中國在西南地區相對 優質資產是四川雙馬,但后者一直在謀求獨立,后續會不會與華新水泥合并,還很難說,當下華新水泥的這筆買賣是否劃算,還需看華新水泥后續的整合能力。
拉法基在中國
在中國水泥行業中,拉法基中國并不算失敗的企業。
早在1994年進入中國后,拉法基與北京市懷北礦山水泥工業公司、國投資產管理公司合資建立北京興發水泥有限公司,但初期北京市場的開拓并不太如意。隨后,拉法基來到當時尚處于水泥產業“處女地”的西南市場收購多條小型生產線,開始在中國市場嶄露頭角。
2005年是拉法基在中國市場快速拓展的時期。當年,拉法基與瑞安建業宣布合并雙方在中國的水泥業務,并合作成立拉法基瑞安水泥公司。同年,拉 法基還并購四川雙馬,擁有旗下第一家水泥上市公司,這種快速的擴張,讓拉法基收獲水泥業的“西南王”的稱號,在當地市場一度市場占有率靠前,而中國區也成 為唯一一個擁有拉法基公司全部業務的市場。
但好景不長。2008年,國家推行“四萬億計劃”,全國范圍內的基礎設施建設突飛猛進,房地產行業也跑步發展,在這種局面下,資本紛紛搶灘水泥產業,欲分一杯羹。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年到2014年間,中國水泥產量從12.4億噸增長至24.9億噸,增加了13.5億噸。全行業陷入了嚴重的產能過剩。
激烈的競爭格局下,拉法基中國的業務快速下滑,水泥行業進入產能過剩大周期,上述行業人士表示,拉法基中國的企業競爭力快速下降,負債逐步提 高,此后,公司還與瑞安建業“分手”,并對外宣布啟動削減成本超過10億歐元的降成本計劃。直到2015年,公司與豪瑞公司合并,整合后的企業更名為拉法 基豪瑞公司。
借華新水泥翻身?
早在拉法基和豪瑞公司傳出合并消息時,中國市場就傳出華新水泥將與拉法基合作的消息。
“至少已傳了2年!鄙鲜鰳I內人士說,到如今才公布雙方整合的第一步,速度有點慢。
整合拉法基業務的華新水泥,正是原豪瑞公司在中國區的控股上市子公司。1999年進入中國市場后,豪瑞公司依托華新水泥平臺,在行業內攻城略 地,將后者發展成行業內靠前的水泥企業,而對比拉法基旗下的上市平臺四川雙馬,“華新水泥的盈利能力更強,業務整合能力也更強”,鄭建輝說,這也是拉法基 此番整合中國業務選擇華新水泥為平臺的主要原因。
華新水泥公告資料顯示,此番拉法基與華新水泥計劃交易的收購標的包括:重慶拉法基瑞安參天水泥有限公司74%的股權、重慶拉法基瑞安地維水泥有 限公司97.27%的股權、重慶拉法基瑞安特種水泥有限公司 80%的股權、拉法基(重慶)混凝土有限公司100%的股權、重慶拉法基鳳凰湖混凝土有限公 司 100%的股權、云南拉法基建材投資有限公司100%的股權和Sommerset Investments Limited(設立于毛里求 斯)100%的股權,預計購買價格總計為人民幣14.14億元。
按公布資料計算,拉法基中國基本將旗下所有非上市資產裝入上市公司,若交易完成后,華新水泥的產能將新增1600萬噸左右,其在行業的規模再度靠前。
“但這部分資產的盈利能力不夠強,還有很多工廠是虧損的!鄙鲜鲂袠I人士則表示,華新水泥的主戰場在華中區域,雙方業務的協同作用并不明顯,當下雙方均受水泥行業下行周期影響,華新水泥更加看好的是標的資產相對便宜的價格。
但便宜也不是華新水泥“出招”的全部!按饲暗娜A新水泥在西南市場并非沒有布局!编嵔ㄝx認為,華新水泥在云南擁有產能400萬噸左右,在四川 擁有200萬噸-300萬噸左右,通過并購拉法基中國的7家子公司新增產能后,華新水泥在當地市場的占有率會大幅提高,產業集中度提高,而水泥行業的同業 競爭消除后,企業間不再打價格戰,利于企業提升盈利能力。
對華新水泥來說,新增的7家工廠可能也并不一定只是“包袱”。另一業內人士透露,拉法基中國此前在中國的管理導向基本上依靠成本考核,很少考核 銷售和市場,因此,其擁有很強的成本管控能力,但市場開拓能力比較差,而華新水泥在市場的開拓能力較強,通過前期托管拉法基部分工廠,這些工廠已逐步減 虧,因此,華新水泥以相對便宜的價格拿下這部分資產后,其規模效應增強,且后續公司還可新增幾個工廠用于發展環保方面的產業,“這并不是一筆賠錢的買 賣”。
企業間的兼并重組,還可能為當前中國水泥產業去產能“減負”。
“當前,按照國家2011年的去產能的標準,我國水泥企業已基本完成淘汰落后產能的任務,但是需求端不旺盛,先進產能的利用率仍不高,2015 年,行業內產能利用率只有65%,同比下滑4%!编嵔ㄝx說,通過這種兼并重組后,企業間按照正常的市場情況進行產能的掌控,可以加速去產能。
此外,西南市場還被視為當前水泥企業爭奪的一個市場!拔髂系貐^的人均消費水平雖然較低,但城鎮化水平也很低,后續對水泥產品的需求會更有空間!编嵔ㄝx說,當前,各大水泥企業已在加速布局這一市場。
從西南市場的價格戰也可見端倪。鄭建輝提供的數據透露,從今年年初到8月5日,西南地區水泥價格下降幅度達5%,而全國水泥平均下滑幅度僅為 1%!斑@正是因為諸多企業為爭奪西南市場開展價格戰導致!编嵔ㄝx解釋,此前,西北、華東等市場均已形成企業間的協同效應,價格下滑幅度相對較少,而企 業為爭奪市場,在西南地區開展價格競爭進行行業洗牌。